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赓续乡情“食”力筑梦,“兴”火相传谱新篇——食品系研究生第一党支部赴始兴县开展乡村振兴多元实践

发布时间: 发布单位:食品科学与工程系(食品安全与营养研究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战略部署,以实践行动赋能乡村振兴,2025年度暑假期间,食品系研究生第一支部奔赴韶关多地开展系列调研实践活动。从家庭农场路演现场到田间地头的种植基地,从科技小院的产业研讨到酒厂的工艺考察,支部研究生们以专业视角洞察需求,以实干精神助力发展,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锤炼本领、贡献力量。

01 护航路演评审,把脉产业前沿

支部成员受海惠助贫服务中心邀请,参与了韶关乡村振兴基金赞助的优秀家庭农场路演评审工作。他们穿梭于各路演项目之间,严谨细致地维持现场秩序,全神贯注地旁听每一个项目陈述,系统深入了解了当地家庭农场的经营版图 —— 从阡陌农田间的种植规模,到纵横商海的市场销售渠道;从品牌建设的初步探索,到产业链条的延伸规划。此次深度参与,成为支部党员将理论知识与乡村发展实际紧密相融的契机,为后续精准助力产业发展筑牢根基。

02 问诊龙头企业,科技赋能种植

支部调研组深入始兴县龙头企业“绿之洲”种植基地,实地考察猕猴桃与香水柠檬园。走进基地,连片的猕猴桃藤蔓沿架攀爬,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香水柠檬树郁郁葱葱,青黄相间的果实散发着清香。在基地负责人的带领下,同学们实地察看了作物生长环境,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此外,支部党员还在始兴县柚子深加工科技小院推进工作,对柚子深加工及综合利用进行探讨,对始兴县及翁源县的新工厂建设提出意见。

支部成员在猕猴桃及香水柠檬园记录挂果情况

03 探秘中药宝库,激活生态价值

于罗坝镇中药材种植基地,450亩丹参、130亩白芨铺就 “生态药田”,1600亩鸡血藤顺山坡蜿蜒,700亩吴茱萸随风摇曳生姿。基地负责人介绍,当地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坚持规范化种植,严守绿色底线,不滥用农药化肥,确保中药材品质上乘,同时守护山林生态平衡。同学们穿梭于药田,深入观察各类中药材植株形态、田间管理细节,详实记录种植条件与药用价值,深刻领悟中药材产业在构筑生态保护屏障与助力乡村增收致富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双重价值,为探索 “生态振兴”“产业振兴” 协同发展新模式提供了生动范例。

支部成员考察罗坝镇中药种植基地

04 溯源围楼文化,厚植振兴根基

在罗坝镇燎原村,支部研究生们探秘被誉为“全国第一长围”的始兴围楼。这座依山而建的巨型围楼,全长约300米,饱经岁月风霜的墙体镌刻着历史印记,精美的雕梁画栋彰显客家先民的非凡智慧。当地文化工作者深入讲解围楼的建筑工艺、历史渊源以及承载的客家精神 —— 团结互助、守望相助。同学们用镜头捕捉建筑细节,用文字记录文化内涵,纷纷表示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助力挖掘围楼文化价值,推动 “文化 + 旅游” 深度融合,让古老围楼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浪潮中重焕光彩。

支部成员与围楼的合影

05 醇香酒业调研,酿就产业融合

踏入罗坝醇酒厂与澄江镇半天下酒厂,支部成员开启酿酒产业调研之旅。在酒厂负责人带领下,全面了解产品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制作、包装、储存,再到销售的全流程工序,并深入田间察看酿酒原材料种植地。针对酒企发展需求,支部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提出聚焦品牌塑造、新品研发等关键环节,通过产品包装与文创产品设计、科学检测数据辅助新品研发、策划系列短视频宣传推广等多元举措,为当地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罗坝醇酒厂进行调研

参观考察澄江镇的半天下黄酒厂

此次韶关之行,食品系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高校学子助力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从深入产业一线的调研洞察,到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从积极参与辅助工作获取一手资料,到扎根田间地头提供专业服务,同学们将专业知识与乡村发展实际紧密结合,在广袤乡村田野上锤炼过硬本领,深刻领悟乡村振兴的长期性与艰巨性。未来,支部将继续秉持初心,扎根乡村实践,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韶关乡村振兴持续注入蓬勃活力,续写“实践出真知,实干促振兴”的壮丽华章。


拍摄:刘晓宇、唐宇静、黄安妮、陈敏津

撰稿:何佳妮、李旭升

初审:蒋鑫炜

终审:徐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