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0日下午,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召开学科发展规划讨论会,围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方向、团队合作及未来发展目标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国际学院院长、系学科组组长汪勇,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白卫滨,系党总支书记徐磊及系骨干教师共计11人出席会议,会议由系主任彭喜春主持。
会议现场
一、聚焦学科发展,凝练核心特色
首先,系主任彭喜春提出,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正面临AI发展潮流、行业竞争加剧及学科内生发展压力等挑战,需尽快明确发展方向。他强调,当前学科发展暂时缺乏成熟的依托平台,迫切需要制定有序、系统的发展规划。他提出,应充分借助已有研究成果、外部资源及高端平台,推动学科影响力提升,并通过对外合作扩大学科声誉。未来将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进机制,为各团队提供专项支持,推动团队核心成员的成长。团队人才建设要形成合理梯度,各团队需明确重点培养对象,并提供专项支持。最后,他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对外合作交流,通过挂职交流、国际合作等方式,拓展团队视野,提高学科竞争力。
系主任彭喜春发言
接着,汪勇院长指出,在学科建设方面,要着重科学研究与研究生培养的紧密结合,并借助“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机遇,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提升学科的全球影响力。他表示,目前学位点建设仍然面临挑战,未来应积极争取资源,确保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同时,他强调学科研究方向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努力把学科做大做强。
学科组组长汪勇发言
白卫滨副院长重点分析了教学短板,他表示,目前从事教学的教师数量有限,且教学质量仍有提升空间。他建议,应培养至少一名省级教学名师,通过长期积累,在教材、教学改革项目等方面形成突破。同时,他指出,当前研究生培养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解决行业痛点、企业需求结合、质量导向培养等方面,需进一步优化指导模式。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白卫滨发言
二、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并举
针对教学改革问题,张宁老师提出,教学的核心在于师资队伍,必须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创新。她提议加强虚拟仿真课程建设,结合先进教学技术,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建议借助现有科研平台资源,推动课程体系认证,进一步增强学科的竞争力。
张宁老师发言
胡长鹰老师从人才梯队建设角度出发,强调应合理规划不同年龄段人才的培养路径。她表示,当前学科人才结构尚未形成合理的梯度,需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关注现有教师的成长路径,确保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她指出,学科研究方向不能仅停留在基础研究层面,而应注重工程联合、成果转化,推动研究成果进入产业链条。
胡长鹰老师发言
三、推动科研创新,强化资源整合
在科研发展方面,张震老师提出,当前教师普遍面临高水平论文发表与研究生培养之间的矛盾,需要在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同时,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他建议,在基金申报过程中,应更精准凝练关键科学问题,以提高项目竞争力,并强调应突出产业化应用导向,使研究更贴合行业需求。
系副主任张震发言
尚玉婷老师代丁郁老师出席会议,并讲述丁郁老师关注的科研成果转化问题。丁郁老师认为,当前食品科学研究应更加注重企业需求,推动成果向实际应用靠拢。目前已编写《食品微生物检验学》教材,希望未来能进一步细化课程方向,为学科发展提供更多支撑。
尚玉婷老师发言
郑洁老师指出,未来应聚焦天然营养物、清洁标签、食品包装等研究方向,进一步凝练学科特色。同时,她表示,年轻导师在高水平论文发表方面仍然存在一定挑战,博士生数量不足也是制约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未来应优化研究生招生策略,确保高水平研究得以持续推进。
郑洁发言
田灵敏老师认为,应该多为青年教师人才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提供更多的资源、机会。
田灵敏老师发言
四、未来发展规划与实施路径
在会议总结中,徐磊书记强调,食品科学与工程系要立足学科发展实际,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聚焦人才梯队建设,完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通过科学评估教师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专长,优化岗位匹配机制,充分激发教师发展潜能,凝聚全系合力,共同推进食品学科高质量发展。
系党总支书记徐磊发言
会议最后,彭喜春主任进行了总结,提出以下发展规划:一是本科教学改革:以食品营养学、食品微生物等核心课程为抓手,推动学科特色凝练;二是点支持一流课程、教材编写、教学改革项目,提升教学质量;三是强化教学团队建设,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教学创新;四是科研发展与学科提升:聚焦农副产品加工、天然营养物、食品安全等方向,优化学科研究方向;五是争取博士点申报,提升学科层次,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六是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省级重大项目,推动高水平科研合作。七是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各团队需推举重点培养人才,并给予研究生招生指标倾斜,制定明确的考核标准;八是通过挂职交流、国际合作等方式,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九是资源争取与国际合作: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实验室”等国际合作平台,提升学科国际影响力。争取国家及地方政府资源支持,推动实验室建设及科研平台升级。
本次会议旨在总结当前食品学科发展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凝聚集体智慧,为未来食品学科高质量发展制定清晰路径。会议明确了学科特色凝练、教学改革、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及资源整合等重点任务。未来,全系师生将共同努力,推动学科迈向更高水平,助力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发展与突破。
图:颜开
文:谢芷晴、颜开
初审:彭喜春、汪勇
终审:徐磊